医院等级评审医院感染应知应会内容一

发布时间:2016-11-25

文章编号: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内容汇编

一、什么是标准预防(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

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水)、黏膜组织和破损的皮肤都带有病原菌,需采取措施,预防病原菌传播。所有医疗机构、所有医务人员在为所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均应遵循标准预防。

二、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具体措施?(考核对象:医师、护士和医技人员)

1、手卫生;2、根据暴露风险使用个人防护用品;3、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4、合理安置患者;5、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无菌;6、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7、收集脏污织物时不能抖动,避免污染扩散;8、安全注射;9、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什么是手卫生?(考核对象:全体员工)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四、手卫生有什么意义?(考核对象:全体员工)

在诊疗过程中,手会沾染大量病原菌,不做手卫生会导致病原菌传播。手卫生是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五、简述七步手卫生揉搓方法(考核对象:全体员工)

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外: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交换进行;

夹: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大:拇指在掌中揉搓,交换进行;

立:五个手指尖在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腕: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六、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应不少于多长时间?(考核对象:全体员工)

洗手时,取足量洗手液,覆盖双手所有皮肤,七步揉搓不少15-30秒;卫生手消毒时取足量速干手消毒剂,覆盖双手所有皮肤,七步揉搓直至双手完全干燥即可。

七、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考核对象:全体员工)

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

八、简述手卫生的5个指征?(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工勤人员)

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

九、戴手套可以取代手卫生吗?(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不能取代。戴手套前应先做手卫生;戴手套操作时,若有手卫生指征,应脱手套后做手卫生。

十、规范的洗手设施应包括哪些要素?(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纸巾或烘手机、洗手流程图、垃圾桶(丢弃干手纸巾)。

十一、哪些情况应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使用卫生间之后;手有明显污染时;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如气性坏疽、破伤风、艰难梭菌等患者。

十二、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考核对象:手术操作人员)

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十三、外科洗手方法(考核对象:手术操作人员)

第一步:洗手。取洗手液约3ml,覆盖双手所有皮肤,再采用六步(内、外、夹、弓、大、立)手卫生揉搓方法洗手约2分钟。

第二步:洗手臂。取洗手液约3ml,覆盖手腕、前臂和肘上10cm,再双手环形揉搓腕部--前臂--肘上10cm处,换手进行重复动作,各1分钟。

第三步:冲洗。从指尖到手臂沿一个方向用流动水冲洗手和手臂,不可在水中来回移动手臂。指尖向上,流动水由手、前臂向肘部流下,不可倒流,彻底冲洗干净。

第四步:干手。取一块无菌巾对折成三角形搭在一侧手臂上,另一只手握住两侧顺势向上至肘部擦干,再拍干双手。取另一块无菌巾,同法擦干另一侧。

十四、外科消毒手方法(考核对象:手术操作人员)

速个过程大约1分钟。

1、消毒手臂:掌心取消毒剂约5ml,将指尖在消毒剂内浸泡约5秒,再将消毒剂涂抹于前臂直至肘部,最后从前臂直至肘上大约10cm环形揉搓,直至消毒剂彻底干燥(约10-15秒)。同法消毒对侧手臂。

2、消毒双手:取消毒剂约5ml涂抹于双手直至手腕的所有皮肤,再按七步手卫生揉搓方法揉搓直至消毒剂彻底干燥(约20~30秒)。

十五、手卫生方法要点(考核对象:所有医务人员)

1、手卫生包括外科手消毒、洗手和卫生手消毒。

2、使用卫生间后、接触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等细菌可形成孢子的患者后、手有明显污染时,应洗手,其他情况应优先选择卫生手消毒。

3、卫生手消毒更省时、更有效、对手伤害更小,多次选用并不影响手卫生效果。

4、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的量以压泵一压到底为最佳。

5、揉搓前应先将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涂满双手。

6、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均应遵循“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揉搓。

7、洗手时间15-30秒(默唱1-2遍生日歌),卫生手消毒将速干手消毒剂搓干即可。

十六、什么是多重耐药菌?(考核对象:医生)

多重耐药:指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每类中至少有1种)的获得性(而非天然)耐药。

重点管理的5种多重耐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

十七、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有哪些?(考核对象:医生和护士)

危急值、开医嘱、隔单间、设标识、物专用、医废桶、手卫生、隔离衣、戴手套、常送检、调用药、频消毒、若出科、早告知、二次阴、解隔离。

十八、医院感染的定义(考核对象:医生、护士)

医院感染: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内医院感染。

十九、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考核对象:医生、护士)

医院感染暴发: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二十、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怎么办?(考核对象:医生、护士)

明确诊断,排除污染或定植,积极救治;隔离感染患者,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4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电话。

二十一、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目的是什么?(考核对象:手术操作人员)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二十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原则是什么?(考核对象:手术操作人员)

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预防用药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二十三、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如何开立医嘱?(考核对象:手术操作人员)

术前应做好皮试并开立备药医嘱,如:“术前备药”,包括必要时术中追加一剂备药,由病房护士执行。

术前开立用药医嘱,如:“切皮前0.5~1h内使用,必要时术中追加”,用药目的选择“预防”,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执行并据实记录用药时间。

二十四、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指征是什么?(考核对象:手术操作人员)

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药。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使用: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2、清洁-污染手术: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通常需预防用药。

3、污染手术: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需预防用药。

4、污秽-感染手术: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二十五、什么是无菌技术?(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避免微生物污染已灭菌的物品或区域的技术。

二十六、空气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考核对象:医生、护士)

手卫生、关闭房门、防护口罩。适用于肺结核、麻疹、水痘、局限性(免疫功能低下)或播散性带状疱疹。

二十七、飞沫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考核对象:医生、护士)

手卫生、外科口罩。适用于流感、婴幼儿A型链球菌感染、脑膜炎球菌感染、腮腺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红斑、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风疹等。

二十八、接触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考核对象:医生、护士)

手卫生、手套、隔离衣。适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等。

二十九、2%戊二醛用于浸泡消毒至少需要多长时间?(考核对象:内镜清洗消毒人员)

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三十、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何种情况下必须灭菌?(考核对象:护士))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灭菌。

三十一、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何种情况下必须消毒?(考核对象:护士))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三十二、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考核对象:护士))

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三十三、医院无菌物品管理基本要求(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1、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和器械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2、无菌物品应设置标识、专柜专架、分类存放,并按照存放顺序左进右出、后进前出,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专柜专架距地面≥20cm、离墙≥5cm、距天花板≥50cm,清洁、无尘、无昆虫、无害虫。接触无菌物品前应做手卫生,使用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等。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

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过期需重新灭菌。

三十四、医疗环境清洁消毒(考核对象:全院护士、工勤人员)

1、清洁消毒应分区进行,依次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

2、清洁、消毒从污染较轻的表面到污染较重的表面,从左至右纵向、再从上至下横向,无遗漏地擦拭物体表面的每个角落,不宜反复擦拭无序进行。

3、清洁、消毒时应配备至少2个容器,一个存放清洁消毒后的清洁用具(蓝色),如拖布、抹布等,另一个存放使用后的清洁用具(红色)。

4、抹布一桌一椅一更换,拖布一房间一更换,遇大房间(20m2)应更换2次拖布,使用后集中清洗、消毒、晾干。

5、处理(<10mL)血液或体液等污染时,使用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遍,再清水擦拭1遍,每遍更换清洁用具。处理大量(≥10mL)血液或体液等污染时,先使用废弃抹布等一次性可吸收材料清除明显污染物,并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再采用前述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三十五、含氯消毒剂配制、检测及使用方法(考核对象:全院护士、工勤人员)

1、我院含氯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一般为mg/L;

2、配制方法:现用现配,1比即10ml含氯消毒剂原液加水至1升,使用前用G-I试纸测试浓度。

3、浓度测试方法:取一张G-I试纸条,在所配消毒液中浸泡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对,应不浅于所配浓度对应的颜色。

4、浸泡时间:>10分钟,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5、院科两级监管消毒效果。

三十六、发生血液、体液等喷溅时如何处置?(考核对象:护士、医技人员))

少量(<10ml)血液、体液等污染时,用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二遍,再使用清水擦拭;大量(>10ml)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吸附和包裹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再用上法进行处置。









































白癜风初期症状和图片
白癜风怎样治疗最快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