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立秋简历 中文名:立秋 外文名:BeginningofAutumn 代表寓意: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 风俗活动: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 风俗食物:西瓜、四季豆、辣椒 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御寒。 1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进入立秋之后,尽管昼夜的温度相差变化很大,但是在白天还是非常热的,而且有时暑气也会十分逼人,因此,立秋防暑降温的工作需要持续,不能断。 ①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②寒凉饮食要减少。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2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①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②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③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病如哮喘患者及胃肠功能相对比较薄弱的人,最好不要开空调。如果必须开空调的时候可以避免正对空调直吹或者将腹部盖好来解决。 3预防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立秋艾灸——培补元气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艾灸最佳穴位—— 大椎穴: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立秋食补——健脾清热 刚刚立秋之后酷夏的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立秋前后大多数地方的天气还是依旧炎热,往往一些又人偏爱生冷刺激的食物,如冷饮、冰糕、生冷瓜果等,加上湿邪的侵袭,势必会损伤脾胃,一旦引起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一些不适的症状。因此,在立秋之际应注意对脾胃的调养立秋之时的调养应遵循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疗养生原则。 ——山药薏米芡实粥 原料 山药粉30克,芡实粉30克,薏米粉30克。 做法 取山药粉、芡实粉、薏米粉各等量,先用温水调开,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煮,15~20分钟左右即可。最好边煮边搅拌,以免糊锅。 功效 健脾和胃、养血益气 ——生地粥 原料 新鲜生地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先将生地洗干净,用纱布包好捣烂挤汁备用。 2、将粳米入沙锅,加水毫升,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生地黄汁,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稍温服食。 功效 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注意 脾胃虚寒之便溏泄泻者不宜服。服用本粥时,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扁豆、山药等↓ 注意:知道什么叫秋燥症吗? 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注意!女性读者要注意保养皮肤: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养生操行——收敛内养 1、爬山:加强心、肺功能 适合人群: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秋季爬山,温度变化比较大,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2、慢跑:增加能量消耗 适合人群:中年人(亚健康者更为有效)。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以及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 3、冷水浴:增强免疫力 适合人群:无疾病、身体状况正常的人群。冷水浴是指5-20℃之间的秋季自然水温。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它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而且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对于消化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洗冷水浴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