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健康快乐”可订阅《轻松活过一百岁》专注健康养生,是全国广播媒体民生影响力十强栏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1:00-12:00播出。 科学家推算出人类的自然寿命应为岁左右。可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显示,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仅为63岁。 怎样的养生之道才能通向健康长寿之路?听听91岁的上海市名中医邵长荣、88岁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倪赞明、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高寿岁的张涤生院士讲述他们的养生之道。 倪赞明教授年出生,医院检验科退休后,每天早晨6点半准时起床,午休一二个小时,晚上9点半睡觉。他认为,淡泊名利的生活观能让人活得更单纯更健康。 倪教授透露了他的养生妙招:抗氧化食疗。 首先是药物养生,倪教授所吃的“药”其实是维生素E和鱼油丸。他介绍说,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有助于延缓衰老,而鱼油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老年人冠心病。 其次是食物养生。早上起床,倪教授会先喝一杯由苹果、西红柿、胡萝卜榨成的果汁,早餐则是玉米麦片粥。平日里,葡萄干和核桃仁是倪教授爱吃的“小零嘴”。 “平时多吃抗氧化蔬菜,比如说黄瓜、西红柿、洋葱、茄子等。我一个星期会吃一斤左右的洋葱。” “抗氧化食疗”坚持两年多来,倪教授表示:“原本满脸的老年斑都渐渐淡化了,说明‘吃’还是很重要的。” 邵长荣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年出生。谈及养生之道,邵长荣教授认为“平衡”二字最重要,不要强求,顺其自然。 他不主张忌口太多和吃素养生,也不赞成老年人吃太过油腻或脂肪较高的食物。炎炎夏日,邵长荣教授习惯于早上喝一碗绿豆粥,中午吃得好一点饱一点,晚餐则比较清淡,吃得七分饱最好。 邵长荣教授认为睡眠也是养生的重头戏。与其服用安眠药来帮助睡眠,不如食用红枣,或者在睡前泡脚来助眠。 “养生重于治病”是邓铁涛教授一直倡导的健康理念。 邓老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合理搭配,才能充分补充人体气血精微,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若食无定时,过饥或过饱,都易伤脾胃。脾胃损伤,则诸病丛生。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治病救人,他都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 邓老平素喜欢吃核桃,每天坚持吃一两个。邓老食用核桃,最明显的效果是没有夜尿,大便通畅。 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认为,长期进食少量核桃,对改善记忆力、延缓大脑衰老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邓老强调,核桃虽好,但也不能多吃,多吃则容易滋生湿热。 最后介绍的这位虽然不是中医师,但是他却和一般的中医一样长寿,70岁还上手术台处理疑难病症,活了岁的张涤生是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于自己的年龄,张涤生院士曾表示: “只要理过发,穿上西装,打扮一下,走起路来还是腰背挺直、步履轻快。绝大部分人见到我,都猜我只有70多岁!” 张涤生院士有这么好的精力都有赖于规律的生活,他为自己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每天早晨6点左右起床后先做早操,这习惯从读书开始保持至今。 但内容进行了调整,什么部位不好,就练哪一部位。做完早操,8点上班,12点左右下班。下午在家看看报纸,听听交响乐,晚上9点半休息。 ▲张涤生教授在领外宾临床检查 为什么自古中医多长寿?原因就在于中医坚信:养生大于治病,平时多调摄情志、饮食补益,从根本上就避免了疾病对身体的损伤,自然就长寿啦! 来源:国医大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