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深圳女子身患肺结核艾滋病,又查出

发布时间:2021-9-19

有妈在,家就在。我们不想爸爸的不幸,再次发生在妈妈身上。——小珊

1月29日,小珊(化名)刚刚照顾完做完肺癌手术的母亲。她的母亲刘莉(化名)30年前诊断肺结核,几年前发现身患艾滋病,如今又查出肺癌晚期。

医院胸外科主任乔坤团队的努力下,为刘莉做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切除了病灶,目前刘莉恢复良好,2月1日就可出院。

父亲患癌去世母亲又遭劫难

几年前,小珊的父亲身体不适,医院检查时,发现得了淋巴癌。查出癌症的同时,医院也发现他有艾滋病。医院没法接收治疗,小珊的父亲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了。

当时我们姐弟得知我爸爸这个病(艾滋病),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就不敢相信,这在电视上才看过的病,没想到发生在自己爸爸身上,无法接受。

因为爸爸的情况,妈妈刘莉也去做了检查。检查发现,妈妈也感染了艾滋病,这几年一直医院拿药、治疗。

然而祸不单行。八个月前,刘莉感觉走路不方便,脚提不起来,来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肺癌晚期,姐弟们感到非常难过。

爸爸还没有享受好的生活就走了,妈妈在农村辛苦了一辈子,我们想让妈妈活久一点。

小珊介绍,在保守治疗和手术积极治疗之间,姐弟们商量后决定积极治疗,尽管有亲戚不理解,担心到时候人财两空,但是他们选择相信乔坤主任团队。

让艾滋病人感受温暖符合医院愿意给我妈妈做手术,我们都很感激。我们还是挺幸运的,妈妈来住院,这里没有歧视,医生护士都很热情。

“不是所有的IV期病人可以做手术,经过仔细评估,确实是有必要切除原发病灶的才考虑手术。”乔坤介绍,患者此前得过肺结核,经过病理检测是肺癌晚期,且有骨转移。做了基因检测,选择服用靶向药和抑制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双肺转移病灶已消失,原发病灶较前缩小。

“按照最新的研究和专家共识IV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残存病灶可考虑手术切除。虽然是IV期癌症病人,在积极抗肿瘤的基础上,把原发病灶切掉,病人生存的时间会更久。基于这个理念,患者的家人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做这个手术。”乔坤表示。

乔坤介绍,由于患者艾滋病控制得很好,非常稳定,病毒载量低,免疫细胞水平正常,初步认定小珊的妈妈具备手术治疗的条件。

1月27日当天手术,上午10点开始,12点半结束,这是深圳市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艾滋病+肺癌手术。

手术风险大达芬奇机器人显威力

乔坤介绍,采取常规胸腔镜方法做此手术比较困难,因患者既往有肺结核,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血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粘连很重;使用抑制血管生成药物后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同时,艾滋病患者手术对手术医护人员院感要求很高,给手术操作增加了难度。医院引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此时成了最好的选择。

年,医院引进了最新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先后开展了肺癌根治、食管癌根治、支气管袖式切除、纵隔肿瘤切除、支气管扩张合并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等胸外科各种复杂微创手术,具备较丰富的手术经验。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批准了该例手术。1月27日,乔坤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做了左下肺基底段切除,手术出血仅有二三十毫升,非常顺利。患者手术后两小时就已经下地活动,没有明显疼痛等不适,目前身体恢复良好,2月1日就可以出院。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显著优点:精细动作控制

可过滤直接操作时的手部颤动,灵巧机械手腕,可深入到人手无法触及的狭小空间,带有动作放大,可完成精细操作。

EndoWrist仿真机械手

高达7个自由度的EndoWrist,可模仿人手各种操作,提高了外科手术的精度和准度。

三维高清手术视野

三维成像系统可以看到人眼无法看到的细节:手术视野图像被放大10~15倍,使得医生精准避开手术区域的血管和神经。

带有荧光显影功能

可以协助医生判断肺段边界,进行精准的肺段切除。

操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听听医生怎么说↓↓↓

外科医生操作机器人为患者手术,如同穿了科幻小说中的机甲一样,瞬间觉得自己具备特异功能,可以完成平时无法完成的动作。

乔坤

医院胸外科主任

DAVINCI图:乔坤操作达芬奇机器人为患者手术

乔坤介绍,这台手术术中有一个肿大的淋巴结和血管粘连的特别紧,如果是普通腔镜,可能要很久才能剔下来,还有大出血的风险。

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游离变得容易,并且看得非常清楚,连血管内血液流动都清晰可见,出血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患者手术更加安全,医护人员被血液感染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如何早期发现肺癌?低剂量螺旋CT+液体活检

乔坤提醒,肺癌起病隐匿,在我国确诊时约80%为中晚期肺癌。改善肺癌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就在于早期发现肺结节,并鉴别出良恶性,及时科学地干预。

我国肺癌形势严峻:

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人数增长达%。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在规范治疗下约为15%-17%,Ⅳ期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4.2%。如果总体上能相对早期发现肺癌,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如果是早期Ia期肺癌,经过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0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我国需要早诊早治,努力降低死亡率,尽快完善癌症诊疗体系。

随着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乔坤介绍,直径8-20mm的肺结节中大约20%是恶性,需要手术切除。

如何鉴别肺结节良恶性一直是临床难题。为此,医院在年底成立了深圳市肺结节诊疗与会诊中心,免费为市民提供疑难肺结节会诊。

近日,医院又启动了低剂量CT联合液体活检鉴别良恶性肺结节,使用人工智能阅读低剂量胸部螺旋CT影像数据结合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数据,利用多组学的方式进行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

此计划基于“血液代谢物组数据、血液蛋白组数据、临床金标准数据、海量肺部CT影像组数据”,将“代谢组学+蛋白组学+人工智能影像读片”相结合,为直径3cm以内的肺部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以及对于恶性结节的以手术为主的治疗规划提供辅助诊断工具,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诊疗的方案。

-End-

学术支持:医院胸外科主任乔坤

编辑:肺常棒王帆

扫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