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对于结核病的知识您都了解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预防结核病小知识: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长期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主要侵犯肺脏,引起的疾病称为肺结核,也可以侵害人体的各种器官,如肝脏、肾脏、骨骼、胃肠道、脑膜等脏器。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二位。得了肺结核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肺结核怎么传播?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肺结核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结核病的主要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医院就诊检查。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热、夜间盗汗、午后潮热、胸痛、乏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哪些人容易得肺结核? 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工作、学习的人、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该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怎么预防肺结核?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房屋通风和做好环境卫生、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编辑:行政办公室 供稿:德育处 审稿: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