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五大关口预防校园肺结核

发布时间:2022-4-3

把好五大关口预防校园肺结核

我省是全国结核病高负担省份,虽然近年来疫情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数仍较多。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免疫系统仍然在发育过程中、卡介苗的保护效力有限等因素,学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

如何做好校园肺结核的防控呢?01第一关入学体检关

新生入学体检中肺结核筛查是必查项目,通过在入学前进行肺结核的筛查,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将传染源拒之校外,实现“关口前移”。同时,通过筛查还能发现没有发病的结核菌的感染者(潜伏感染者)。对这些感染者可通过早期预防性治疗或医学观察,能大幅减少发展成结核病患者的机会。

02第二关症状筛查关

学校应做好肺结核的科普宣传,提高师生和家长对结核病症状的认识,一方面,学生家长要加强健康监测,对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者痰中带血时应医院就诊检查。另一方面,学校要做好晨午检及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工作,及时识别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师生,并及时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03第三关疫情报告关

学校通过因病缺勤病因追查或其他途径发现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及时向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生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年龄为“3-24岁”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患者,需仔细核查,确定患者的身份是否为学生,并逐项核实传染病报告卡的各项内容,在患者工作单位详细记录患者所在学校和班级名称,及时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04第四关密切接触者筛查关

一旦学校出现肺结核患者,学校和结核病定点机构要及时组织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筛查有助于早发现结核病患者和结核菌感染者。一般首次筛查对象为与患者同一个教室学习的师生、同一个宿舍居住的同学及其在校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筛查内容包括:15岁及以上的密切接触者,必须同时进行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X光片检查;15岁以下的密切接触者,应当先进行肺结核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其中,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胸部X光片异常者,应当收集3份痰标本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筛查发现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规范治疗,疑似患者也应先隔离待排除结核方可回校上学,筛查发现的潜伏感染者应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者健康监测,定期胸片随访。

05第五关休复学关

根据《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指南年版》,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患者后,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休复学管理。

1、休复学标准

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的学生肺结核病例必须休学。

① 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

② 胸部X光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

③ 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如咳嗽、咳痰、咳血等;

④ 其他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判断。

2、复学标准

已按以上标准休学的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病情好转,可根据以下情况复学。

① 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以及重症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包括有空洞/大片干酪样坏死病灶/粟粒样肺结核等)经过规范治疗完成疗程,达到治愈或者完成治疗的标准。

② 其他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光片病灶明显吸收;自治疗3月末起,至少两次涂片检查均阴性且至少一次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查为阴性(每次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