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川炼石补天煮青史

发布时间:2021-10-28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人活一口气

十多年前,我是在书店注意到樊建川这个人的,买了一本樊建川口述的《大馆奴》,满有趣味的。于是,在年,经一个老朋友介绍,给樊建川打通电话,说我想去四川大邑县看看他的博物馆,顺便写写,樊建川欣然答应,很快作出安排。于是,我就买了机票,兴冲冲赶往四川成都。在双流机场,樊建川安排的车将我接到大邑县安仁镇,住在他的招待所。第二天,樊建川安排了一位接待员,全程负责陪我参观博物馆群,一直看了三天,确实令我震撼不已。

在这里,先得交代一下樊建川这个人的来历。樊建川的祖籍原来是咱山西兴县人,老家在兴县交楼申乡马家梁村。父亲原名樊猴儿,因为家贫,14岁就当了兵,当的是晋绥军,部队觉得这个名字太难听了,给他改名叫樊忠义。在一次与八路军打仗时,樊忠义被俘。他就参加了八路军,当了排长,参加了抗美援朝,当了连长,多次受过伤,还立过两次战功。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在四川安了家,娶了四川女人,年生了樊建川。樊建川的父亲性情很刚烈,他在年当民政局长的时候,竟因为拒绝安排一个不符合条件的退伍军人到自来水厂工作,直接找到县武装部长理论,言语不和,打起架来,一怒之下,竟把县武装部长的领章帽徽摘了下来,将部长的喉咙锁住。在当时,三支两军期间,这是很严重的事。部长告到上面,上面竟让部长带着花生和酒上门来给樊忠义陪礼道歉,最后还是樊忠义把领章帽徽还给这位部长,才算了结了这桩事。

樊建川的父亲那种敢作敢为的刚烈个性,始终激荡在樊建川的心灵。樊建川高中毕业后,被安排下乡当知青。父亲告他说,你下生产队,别回来,你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但你要像个男人,一定要争气,有气是人,无气是尸,人只是活一口气。樊建川在内蒙当兵的时候,父亲十分关心儿子的成长,经常给他写信,希望他当一名好军人。中越战争开始后,父亲鼓励儿子上战场,不要当政工干部,要当军事干部。因为樊建川身体不好,向往城市生活。军校毕业后,他被安排到重庆三医大教书,父亲为此很不高兴。樊建川的母亲也是军人,当过空军气象员。因为出身是地主,她的父亲就死在监狱中,以后又经历了许许多多政治运动,这道阴影一直挥之不去,她一直胆小怕事。

也许是父亲的基因在作怪,樊建川自小就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在部队,樊建川当的是边防兵,却能屡屡冒出些新花样。他在挖掘反坦克战壕时发现当地有一种灌木,根扎得很深,枝很硬,开一种小红花,刀砍都麻烦。他写了一篇文章,讲守边战士就像这种灌木。导演刘效礼来部队采访,樊建川就给他讲了这种灌木和边防战士艰苦生活,刘效礼受到启发,写了一首《干枝梅》的歌,唱遍全中国。年,樊建川从部队考上了西安政治学院,学的是政治经济学,从头到尾没有用教科书,直接学《资本论》。一本《资本论》让他揉搓得快要散架了。在校期间的年4月8日,樊建川就凭借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功底在《陕西日报》理论版发表了《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非劳动时间》,为什么会写这样的文章呢?是因为文革十年,农闲时间农民做点副业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要割除资本主义的尾巴。农民都被批怕了。樊建川的这篇文章,对比了农业与工业的劳动时间的不同,提出了他的看法:在我国耕地少,劳动力充裕的情况下,应组织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当时才20多岁的樊建川,敢于独立提出这样尖锐的问题,确实难能可贵。毕业考试时,连续8个小时,前排桌子上有牛奶、豆浆、包子、馒头,门口有战士带着枪,医院的医生。考的就是《资本论》中对劳动价值的论述,樊建川从容答题,仅用四个小时就交卷,考了前几名。毕业后,樊建川分配到重庆三医大担任教员。在这期间,他参加了重庆市经济学研究会,到各个大型企业搞调研。他把掌握到的基层情况结合教材讲给学生听,学生喜欢,说他讲得好,因为他深入浅出,讲价值,讲货币,讲具体的事例,讲国营企业的改革,甚至讲个体户,很接地气,这样的老师学生们当然能博得学生们的好评。

在重庆三医大干了几年后,樊建川提出转业,被安排到宜宾地委研究室。在那里,他做了好多调查,写了很多文章,先后发表在《乡镇论坛》、《中国烟草工作》、《中国乡镇企业》等刊物,这些都是国家级的杂志,在宜宾有了影响。时任地委书记注意到樊建川,以后下乡总爱带着他。渐渐成为宜宾的笔杆子,参与起草地委书记的报告和地委工作要点等。有一次,在去云南昭通开会的路上,樊建川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在宜宾建立大林业开发实验区,即将林木、竹林、茶叶、桑树、果树、药材、油樟树这七类过去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的植物及深加工企业如纸厂、绸厂、丝厂、竹工艺厂、樟油厂、药厂等全部进行统筹管理,将林业局升格为林委,和山区扶贫结合起来,靠山吃山。这个建议跟地委书记提出来后,书记立即进京向林业部长汇报,宜宾由此被列为大林业开发试验区,宜宾的森林覆盖率因此迅速上升,地委书记获得全国林业模范奖章,他把樊建川调到林业开发办担任副主任,负责编写大林业规划。在当时,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的联系点是宜宾珙县,领导安排樊建川陪杨书记下乡,杨汝岱深入基层实事求是的作风给樊建川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后,樊建川被提拔为宜宾市副市长,让他分管乡镇企业。在副市长任上,樊建川也能显出他独特的个性。宜宾特产芽菜,过去用大坛子装,没有工业化生产,。有一位民营企业家,想把这个特产做大,苦于缺乏资金。樊建川就帮他组织了几千万资金,帮他买了地,把工厂建起来。芽菜生产出来后,樊建川作为副市长,亲自跑到地摊上卖,大声吆喝。这一卖,大家都知道了,报社记者去了,电视台记者也去了,《四川日报》还专门发了篇文章《樊市长摆摊》。宜宾电视台拍的《市长摆地摊》还获了新闻奖。采访时,樊建川介绍说,我是一个学经济、教经济、管经济的,是否也该随着社会变动给自己一个机会?检验自己能否干经济。在这期间,有一个姓郭的企业家,他办了一个包装厂,没有周转资金。当时几十万是个大数,因为他历史上有点问题,加上企业没有抵押担保,银行不贷款给他。樊建川就找到公安局的郭局长说,你们都姓郭,你们公安局就帮扶这个企业,定点帮。郭局长硬是帮他解决了流动资金,这个企业就发展起来了。

在当时,宜宾很穷,怎么发展呢?樊建川在一次会上讲,宜宾的最大品牌特色是五粮液,我们要向省上和中央要钱,你们一定要跟省上的领导多喝,跟中央的领导多喝,因公喝酒,喝醉了算公休,算上班,喝病了,动手术,算工伤,喝死了,算烈士。这话传到了领导那里,领导找他谈话:“你身为一位副市长,怎么能这样讲话呀?喝酒喝死了怎么能算烈士呢?烈士的标准很严格的。”樊建川于是改口了,他说:“纠正一下,因公喝酒喝醉了,可以算公休,喝病了,肯定要给治,但是喝死了就不能算烈士,算意外死亡。所以你不能喝死。

干了副市长没多久,樊建川就作了一个很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这是在年6月。

下海之后,樊建川在成都找到一家港资房地产企业,老板问他,办公室主任你做不做?樊建川马上问:“办公室主任一月拿多少钱?”“三千。”樊建川心想:“当一个市长每月三百,这边给三千,行,干吧。”当了一个月,老板让他当总经理,工资变成八千。樊建川很快熟悉了房地产这个行业。到年初,他就和几个朋友凑了一百多万起步,办起了“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又向银行贷款一千多万,开始买地修房子。最辛苦的是跑政府主管部门,开始没车,樊建川就骑自行车跑。他们建的房子质量可靠,公司在都江堰城是最大的开发商,四川地震那年,他们的房子一点问题都没出,一些小区的业主打着横幅感谢他们。最好的时候,樊建川的房地产公司做到四川省行业前十名。

二、独一无二的收藏家

其实,说到底,樊建川虽然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他却与普通企业家有本质的不同,骨子里,他是一位有文化品位、有独立思考精神、有创新精神的创业人才。五十多年来,他就有一个独特的爱好:收藏。从年文化大革命那时起,他就收藏了毛主席像章和一些当时的传单,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证书、照片,包括自己每天记的日记,他都保存了。他的日记很棒,各方面的事都记,这对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从文革父亲受批斗那时起,他想知道父亲为什么被批斗。传单、小报,特别是牵扯到关于他父亲的,他都收起来。由于好奇,他收藏了当时的红卫兵袖标,也收了一些烟盒和糖纸。当知青的时候,他又收藏了农村的工分本、奖状。在重庆三医大教书的时候,他收藏了一大部分资料和毛主席像章。他经常到当时的废品收购站去买各种历史资料。转业到宜宾之后,地委孙书记家有个泡茶坛,上有“斗私批修”字样,樊建川就买了一个新坛子换走了。为了收藏文革时的镜子,他雇用了一辆皮卡车,在村里,一边走,一边广播:乡亲们,好消息,好消息,四川有个特傻特傻的傻瓜,准备用新镜子换你们的老镜子,还给补点钱。就这一下,在北方收到了五万面镜子。从年开始,樊建川在成都淘了二十多年古玩地摊,淘到了宋哲元将军的家谱,只花了两万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建起了文物收藏市场,每一个城市,都有樊建川的联络站。大城市小城市都有人帮他收文物,先后收到各类名人的手稿。年,他收到的集装箱有个,从全国各地发来的,每天都有车到成都火车站去拉。

樊建川的收藏有着他独特的眼光,比如说他收藏了很多“文革遗书”,一般人不忍去看。有份上世纪70年代的遗书,上面有黄色的痕迹。樊建川很认真地看完后,发现这是一份尸水印记,写遗书的人自杀前跑到山上树林里,写完遗书后放进衣服口袋里把自己挂起来。从材料看,革委会在找他,很多天以后才找到,天气热,尸体已经腐烂,遗书放进档案袋子里时没有处理。还有一件东西,一张报纸放进了档案袋,仔细看了才知道,这个“坏分子”解大便的时候用有毛主席像的报纸擦屁股,这里面有多少辛酸泪呀!这就是历史的见证。20多年来,樊建川捡了两万多本日记。这些年来,樊建川收集了两百多万件抗战文物。0年7月,北京某拍卖公司准备了一批珍贵的抗日史料,其中有日军投降时交出的系列机密公文,上面列有个驻华名称番号等,它是日军侵华的铁的罪证。拍卖目录刚一寄出,就有四面八方的买主赶去。樊建川闻讯后,想尽千方百计才找到了卖主,以高于起拍价的价格将这些史料留下,留在了中国人手中。4年底,樊建川偶然得知重庆有一藏家藏有大量援助抗战的支票。樊建川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与对方讨价还价,对方终于将几麻袋的支票打包作价数万元给了他。拿到这批支票后,经过一个多月的鉴别,选出一百多张非常有价值的支票,其中一张有宋子文的亲笔签名,还有一张“蒋宋美龄”的毛笔签名。后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这张支票是“国家一级文物”。

在国内收藏中,特别是在拍卖场中,樊建川曾几次失手,后来他了解到,是日本的收藏家与他争夺这些文物,日本也有收藏“二战”的专家。后来,他就想,你能到中国来买东西,我也能到日本去买。年,樊建川到日本去,在京都、奈良等地逛街时,发现当地的文物店铺和地摊上竟有大量日本“二战”时期的杂志、画报等物,其中不少与中国有关。他就取消了到其他地方的行程,潜心收集这批东西。他见到就买,仅购买、翻拍的图片就超过三十万张。当时的画报,他一次就买了一千余本,《历史写真》、《支那事变写真》、《日支事变画册》、《北支事变画报》、《国际情报写真》、《跃进之日本》等,还有上千张日军的明信片,还有作战地图,日军的信件、钢盔、望远镜、指挥刀、绑腿、指北针等等。在日本,樊建川终于找到了年8月15日的《每日新闻》,上面刊载了日本天皇颁布投降诏书的情况。这张报纸与先前收藏的《中央日报》、《新华日报》、《黄埔军校》号外、《抗大》号外等年8月15日的诸多报纸一起,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4年初夏的一个傍晚,樊建川接到一位文物商人的电话,他说天津的一位姓王的先生藏有一套日军的日记,闻讯后,樊建川即刻飞往天津,第二天就见到了这批东西。日记一共有七本,本子是当年的日本军队专为前线军人制作的,附页上还有军人守则,常用支那语对照,伪满洲国的地图等。这些最真实最直接反映抗日战争的东西,樊建川决不能让它们再东游西荡。日记的作者曾是火葬兵,专门负责机焚化战死的日本兵尸体,仅仅在淞沪会战中,他就焚化了近千具尸体。之后他当过传令兵,武器发放兵。他从自己的视角记录的许多历史细节,对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从年8月参加侵华战争,到年3月回国,日记几乎没有中断。日记中,日军扫荡、烧房、杀人、抢劫、强奸的内容比比皆是。他们杀中国的俘虏,不需要任何手续,不需要任何报批,对中国战俘是非常残暴的。像这样的文物,是日本人自己写的,是铁的证据。这套日记,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该日记。

为了收藏抗战文物,樊建川真可谓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辛万苦。他先后去过云南十几次。云南的那些战场他都去了。为了收藏当年美军用过的一只大油桶,他先与物主搞定价格,然后滚出来,再用拖拉机拉到昆明。当年美军飞虎队的飞机坠毁云南,留下一把椅子,年大跃进时,公社书记留下来,成了书记的座椅。终于,说动书记,出价元将这把椅子买到手里。7年下半年,樊建川得到四川汶川宝顶山一个山民的报告,在宝顶山海拔米的地方,年有架美国飞机摔在那儿。他就派了一个搜索队上去,好不容易找到了。由于太大,只好切割一部分带回来。8年,他们第三次去寻找两具起落架残骸。他们还在西藏找到抗战期间驼峰航线的飞机残骸。他把天津一座日本人修筑的堡垒切成十几块,分装在卡车上,奔波两千余里,拉回四川安仁,组装在安仁镇博物馆大门口,给游客留下震悚心灵的视觉效果。

三、震撼人心的博物馆群

经历了那么多的跌宕起伏,研读了那么多的沉重历史,收藏了那么厚重的历史文物,樊建川愈来愈感到肩上扛着的责任十分重大,不白活一回,在人生有限的生命里,一个有责任担当的男人该做什么?很早以前,他就萌生了一个愿望,要用手中收藏的文物告诉当代人,也告诉后人,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有过灾难深重的历史,中国人民曾经做过坚忍拼搏的过去,他们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应该用实物说话,方法就是建造一座大型博物馆群,让更多的人知道历史。

渐渐地,樊建川的想法越来越坚定,他想,中国有13亿人,要有一部分人去承担责任,他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觉得这个事他该干。首先,他要说服他的公司股东,大家一起来做博物馆。大家明知做博物馆是要赔钱的,可是,钱再多,能在匆匆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什么?

最后,建川博物馆选在大邑县安仁镇,规划了五百亩地,3年4月,安仁建川文化公司在大邑县注册成立。同年,他们出资五千万收购了十几个老公馆。4年5月份,建川博物馆聚落项目被列为成都市人民政府重点项目。6月,《安仁文化旅游策划》方案通过省市县有关部门及专家审定。项目的第一个目标,是在年8月15日开八个馆加一个广场,后来改为五个馆: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川军抗战馆、援华抗战馆、抗日战俘馆。抗日战争六十周年纪念日,这五个馆必须抢出来。因为土地批文的担搁,从4年11月到年8月15日,前后不到九个月,每个馆的工地上都立着倒计时的木牌。樊建川经常晚上睡在工地上,垫几张建材包装用的纸板,睡两三个小时。天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建筑工地上盘旋、骂人。结果,硬是拼搏成功了,五个博物馆于年8月15日如期开放。预展三个月,参观人数近十万,惊动了《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许多知名人士都赶来参观建川博物馆聚落,好评如潮。

兴建建川博物馆,樊建川请了国内一流的国际一流的建筑设计大师,其中有张永和、刘家琨、徐尚志、彭一刚、程泰宁、邢同和、李兴钢等国内一流的建筑大师,还有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美国著名建筑大师切斯特.怀特等。这些大师的无私投入,他们用新颖别致的建筑设计元素为建川博物馆注入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参观建川博物馆的三天时间里,我只重点参观了其中的十多个展馆,真的十分震撼。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以往,我们不了解的史实实在太多了。比如那座川军纪念馆,里面用一件件实物展示了当年川军抗战的真实历史。当年,四川作为大后方,国民政府每年征兵40万,共征兵多万。八年抗战中,约有1万战士轮流上战场拼命,川人占四分之一强。其中,有一位叫王铭章的川军将领,最后死在山东滕县。本来他可以撤了,他已经完成了李宗仁给他的任务,参谋长说,师长,我们可以撤了,王铭章问了一句,李长官下命令了没有?说还没有收到命令。王铭章就没走,王铭章有几房太太,有金钱,他为民族战死才令人感动。刘湘就更了不起了。刘湘就出生在安仁镇,他已经到了肺结核晚期,经常大口吐血,但他说,我刘湘从清朝末年到现在,打了一辈子仗,杀的全是中国人,我以为我这辈子盖棺论定了,我就是一个军阀。没想到日本人来了。给我一个机会,日本人给我们川军一个机会,我们以日本人的血,洗清我们四川军人的耻辱。然后把三十万川军带出四川,把四川让给中央,刘湘晚节何等伟大,临走的时候,又病了。他的将军们说,司令你就别去了,我们替你打,他说,我必须去,我死都死在前面。最后果然病逝在第七战区司令的岗位上。留下一句:日军一日不退出中国,川军一日不得返川。还有在中条山牺牲的李家钰将军,在泗安牺牲的饶国华将军,在常德牺牲的许国璋将军。川军有64万人埋骨他乡,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川军馆有一面“死”字旗,北川县王者成大爷当年要去打日本,但征兵的说他年纪大,他就让儿子去。临行之前,送儿子什么东西?一块白色的布,中间写一个大字“死”。在旁边写,老夫本来准备去打日军,但是年龄大了,不让我去,幸好我有儿子,儿子去打。他叮嘱儿子,负伤了用这面旗子来擦伤、擦血,死了就用它来裹尸。这是什么样的父亲?川军当年是穿着草鞋走几千里路去打日本的,川军的装备最差。但在与日军交手时,他们越战越勇。作为大后方的四川,当时交给国民政府的钱占了三分之一,出兵粮食也占了三分之一。

樊建川的壮举赢得了国内外名人的注意,8年2月底,他接到了一位留美人士杨洪的电话,说他获得了布莱恩特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是因为他建成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为公众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此前,宋美龄年被布莱恩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8年5月下旬,樊建川专程赴美出席了授予仪式,与同是布莱恩特大学荣誉博士的老布什一起交谈并合影留念。就在这次授予仪式后,樊建川与布莱恩特大学签订了共同研究“中美合作抗战历史”的协议。此后,布莱恩特大学还捐了一笔钱给建川博物馆。

在建川博物馆聚落,知青生活馆给人们的震撼尤其强烈,樊建川建立这样一个馆,目的是要留下文物,如实地叙述这件事,保留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切面。在知青生活馆中,我看到了知青写的血书,看到司务长的账本,看到了被强奸的女知青的档案,看到了内蒙古因失火被烧死的60多名知青的记录。

仅仅三天,我没有看完建川博物馆的全部内容。在与樊建川交流的过程中,我领略了这位男子汉的风采,真的不简单哟,一个人能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要有多么博大的胸怀和胆略,这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和精明的智慧,感谢时代,感谢四川和山西,养育出这样一位杰出的人才!

樊建川把自己称作一个敲钟人。这只钟实在太大了。无数件活生生的实物令每一位游客不得不耐心倾听过去的历史,令你惊奇,令你震撼,令你思考,令你激情澎湃,令你痛苦不已。这里,岂只是一座博物馆聚落,这里演绎着中国人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这里铸就了一部历史的丰碑,这里有痛苦的呻吟,这里记录了不屈不挠的反抗,这里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这里有国际友人的无私援助,这里用实物展示了历史的凝重。樊建川用千千万万件历史文物,竖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他用一片真诚煮出一部活生生的真实历史。几十年来,他一门心思敲这只历史的大钟,敲响了悠远的历史钟声,终于敲得震天撼地。

山西人应该为之高兴,吕梁山有这样一位杰出的精英,有这样一副男人的臂膀,扛起了历史的担当!

相关阅读:山西籍市长辞职后成为“馆奴”:一个人,一座馆,一辈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