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东西主要是为了补充营养,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具体来说还是有很多讲究的。饮食养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强身和防病的作用。合理的安排饮食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可以使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旺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根据事物的性味特点以及人体阴阳盛衰的情况应该给予适应的饮食营养,或以养精或者以补形。这样既能补充营养又可以调整阴阳平衡。不但保证机体健康,也是防止疾病的重要措施。例如,我们食用动物肝脏,这样既可以养肝还能够预防夜盲症;通过食用海带既可以补充碘以及维生素又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食用水果和新鲜的蔬菜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预防坏血病。还有民间常用的食用大蒜预防外感和腹泻。夏季用绿豆汤预防中暑。用葱白、生姜还可以预防伤风感冒等等。这些也都是利用饮食来达到强壮身体以及预防疾病的目的。 第二个作用是益寿和防衰的作用。饮食调摄是长寿之道的重要环节。利用饮食营养达到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目的,也是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中医认为精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精藏于肾而养于五脏,精气足则胃气盛,肾气充则体健神旺。这也是益寿抗衰的关键。因此,我们的饮食养生中应该注意饮食的调摄和保养。在进食时应该选用一些具有补精益气、滋肾强身的作用的食谱。尤其是对老年人作用是非常明显,充分发挥一些食物的抗衰防老的作用。尤其重要古籍《养老奉亲书》中就说:”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平常生活中很多的食物都具有一些抗衰老的作用。比如芝麻、桑葚、枸杞,这些都具有抗衰老物质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衰延寿的作用。 食疗的第三个作用就是治疗疾病,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是不如食疗。食物疗法跟药物疗法也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病可以防病,无病可以强身对人体基本无副作用的。名医张锡纯也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以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亦无他患。“根据中医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相对应的治疗作用也就是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补益脏腑,第二也就是祛邪泻实的一个作用。补益作用比如说我们喝鸡汤可以治疗虚劳;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用于产后的血虚;服用动物脏器可以用于滋补身体相应的五脏六腑等等。这也是中医认为的以形补形之法。祛邪的作用比如说马齿苋可以治疗痢疾,山楂能够消食积,薏米可以祛湿,赤小豆可以治疗水肿以及姜汤可以发汗解表等等。 中医常用的食补方法就有四种,第一是平补法,第二是清补法,第三用温补,第四是峻补。什么是平补法呢?平补有两种意义:第一种主要是说应用一些不寒不热、性质平和的一些食物比如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等。另外一种意义就是应用既能补气又能补阴或者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比如说山药、蜂蜜,它能够补脾肺之气,但是也能够补脾肺之阴,还有就是枸杞,它能够既补肾阴也补肾阳。平补法这些食物主要是应用一些普通人的保健。 第二种方法是清补法。清补法主要是说应用一些补而不滋腻碍胃,性质平和或者用一些稍微偏寒凉的一些食物。常用的清补法食物以水果以及蔬菜居多。 第三种方法是温补法。温补它主要是应用一些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适用于一些阳虚或者气阴亏损的一些患者或者是亚健康人群,比如说肢冷、畏寒、乏力等等。这些都属于一些阳虚的症状,也是前面所讲都一个体质偏寒的人。温补法也常为普通人的一些冬令进补的一些事物。常用的一些事物比如说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等等。 最后一种食补法是峻补法。峻补法它主要是指应用一些补益作用比较强,而且效果比较快的一些食物来达到急需补益的目的。那么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体质或者是季节以及病情等条件,做到既达到补益的目的而又无偏差对身体有利。常用的一些峻部食物比如说羊肉、狗肉以及鹿肉、甲鱼等等。食疗的方法适应是非常广泛的。应用食物疗法寓治于食,不仅能够给人感官上一i精神上的享受。人在享受美食美味之中不知不觉也就达到治病之目的。同时人们也容易接受可以长期应用。对于一些亚健康人群或者是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是尤为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