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专家直播间《关于结核病的那些事》开播。今天是结核五科主任刘宁为您解答“结核病离我们远吗?”,要点如下: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也就是肺结核。 似乎,结核病离我们很远,其实,结核病就在我们身边! 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出“六多”: 感染多:目前约5.5亿人感染,感染率高达44.5% 患病多: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万,居世界第二位。 新发多:每年新发肺结核约万。 死亡多: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是其他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倍。 农村多:约有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 耐药多:全球每年新发生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中有1/4在我国。 普遍易感,但婴幼儿、青春后期、老年人患病率较高。许多疾病如糖尿病、矽肺、免疫抑制性疾病或药物损害免疫机制,可增加易感性及发病机会。 飞沫经呼吸道传播、食物传播、母婴传播等。 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常见症状。此外还有无症状患者。 应及时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留痰标本,做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X线胸片或者CT,做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密切接触的人员,即使无可疑症状也应进行检查。 莫惊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好。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疗程后,95%以上患者可达到治愈。反之,易造成结核菌耐药,一旦耐药,就不能有效杀灭结核菌。 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树立信心;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与孩子分睡;分食,专用餐具,分开清洗;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效果好。 肺结核一经治疗,传染性急剧下降。 肺结核患者治好后,痰中查不到结核菌,传染性已基本消失。 健康人与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不会再受到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