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23/11.老子的中医养生之道原来是这样 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儒、道、释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汇集了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历久弥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养生不仅是一种心态,同时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就是为了保护身体健康而进行的身体锻炼。除了体育运动和合理的饮食之外,养生和精神状态、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大家都知道,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著作《道德经》如今已经被世人奉为了道家的经典。从医学角度来看,《道德经》共八十一章,五千字。其中不少养生的观点,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中医著名经典《黄帝内经》所论的养生之道,多有对老子学说的发挥,所以称“黄老之学”。 《道德经》涉及养生主要有:
一、顺乎自然,祛病延年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必须顺乎自然,适应自然变化规律。
二、少私寡欲,怡淡为上
老子要求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伤身损寿之根。
三、静气致柔,以静为正
老子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最富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是有利于人体的真元之气。被后世医家称为元气,指导着养生理论,演化成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道家气功基础。
由此可见,老子的养生观点是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当中蕴藏着很深刻的道理。两千多年来不仅一直成为道家养生的指导思想,而且被我国传统医学所接受,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之本,重视养生保健能够让身体保护更加长久的健康,如今生活中很多人看似重视养生,实则对养生之道并不怎么懂,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看过老子的中医养生之道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明白点什么,悟出一点道理以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