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人气微刊丨ID:liguangsen 灵性悟语、哲思警言,品味情趣风雅、智慧人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82期)
在结核病肆虐的几千年里,人们始终不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对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无从下手。直到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柏林生理学会上报道结核病的罪魁祸首是结核菌,这是结核病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是人类同结核病斗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以后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结核病日”,罗伯特科赫也由于在结核病研究的重大成就于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人类目前已消灭了天花,基本控制了霍乱、鼠疫,但结核病的控制仍困难重重。人从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到发病的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埃博拉出血热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潜伏期一般不超过三周,而结核病的潜伏期可以是终生。这样,在人生命的任何一个时期结核菌的感染者都可能发展为结核病。此外,急性传染病的病程一般只有几个月,未经治疗的结核病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可以长达几十年,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每年可以感染10-15个健康人,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可能造成疾病进一步播散、蔓延。由于结核病潜伏期长、病程长的特点,结核病不容易控制,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地域广阔、地区之间医疗水平差别巨大的国家。
调查显示,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达到/10万,换而言之,中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达到万人,这一水平,不仅远高于结核病控制良好的国家或地区,也远高于全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患者数仅低于印度,位居全球第二。在中国,结核病并没有消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结核病控制依然任重道远。
调查还发现中国结核菌感染率高达44.5%,感染者高达5.5亿人。尽管感染结核菌并不意味着结核病,但约十分之一的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是不合并基础疾病者的2-3倍,感染艾滋病病毒、器官移植、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感染结核菌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更高。庞大的结核菌感染人群会导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不断有结核病新发病例出现。但是,感染结核菌的朋友大可不必担心:结核感染者并不是病人,并不是必须接受治疗,更不会传染他人,绝大多数感染者不会发展为结核病。
有朋友可能要问:是不是有了抗结核药物就可以控制结核病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联合治疗后,结核病的治愈率一度达到95%,但目前结核病又卷土重来,重要原因之一是耐药结核病的出现。耐药结核病既可以是由于感染耐药结核菌,也可以是由于治疗不当。抗结核药物就像一枚枚精确制导的导弹攻击细菌的不同靶点,耐药菌通过改变自己的结构使导弹找不到攻击目标,使药物“望菌兴叹”。每5分钟有一例耐多药结核病发生,尤其可怕的是,四分之三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感染耐药结核菌导致,说明中国耐药结核病传播方式是直接感染耐药菌为主,应该加强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快速诊断、治疗和管理,避免耐药结核病疫情的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