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守护健康课:预防学校结核病 大批新生从不同地方到新学校就读、生活。随着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学生免疫力必然受到影响,如肺结核在入学时不能被及早发现、及早隔离,很容易在学校形成暴发和流行。开学季第一课,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为各位小学霸和家长献上知识守护健康第一课:预防学校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犯身体各脏器,主要侵犯肺脏。痰涂片细菌学检查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为主要的传染源。 在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各种营养需求量大,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加之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抵抗力下降,此时也极易感染结核病。 学校人群高度集中,学习、住宿环境相对狭窄,一旦有肺结核病患者,很容易引起校园传播。 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也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 当传染性肺结核者咳嗽、打喷嚏或高声谈笑时,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从呼吸道直接排出,在空气中形成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到地面,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为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流通不畅,含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粒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所以,如果房间通风不良,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很容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如果自己出现一项及以上肺结核可疑症状,应立即到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检查。同时向学校卫生保健老师报告。另外,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密切接触史的同宿舍或同班同学,即使没有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也应该早期进行健康检查。 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者,可开具休学诊断证明: 1.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涂片阳性和/或培养阳性患者); 2.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 3.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 1.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点和信心: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肺结核是不治之症,结核病只要采用合理的化疗方案、并坚持规律、全程用药,治愈率达90%以上,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即使得了结核病也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所以一旦出现结核可疑症状,要医院就诊,接受相应的检查,接受正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2.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坚持服药,完成疗程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有人对肺结核掉以轻心,不遵从医嘱,不按时服药,不坚持完成全疗程治疗,过早停药,使病情时好时坏,不能彻底治疗变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源。同时,病人还应按要求定期复查,才能使医生掌握药物疗效,病变修复等情况。坚持规则服药并完成全疗程治疗。 3.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蛋、瘦肉、牛奶、豆制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瓜果,少吃或不吃含脂肪高的油腻食品。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开具复学证明:
1.菌阳肺结核患者至少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2.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结核病,不可怕!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共同防治结核病,让小学霸们的每一次呼吸更健康吧! 此文章转自广东结核病控制